一是完善服务设施,搭建活动平台。以广场文化为载体,做到“三个一”。即:建设一批文化广场阵地;配备一批文化活动设备;建立一套管理运行机制。投资建设3000多万元的枣林新农村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,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及县城区域,可容纳100余人的大型居民健身点,平均每天群众参与人数达60余人次。农家书屋已向村民全面开放,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坚实的活动平台。
二是充实文化队伍,培育活动骨干。充分发动退休教师、民间艺人参与文化活动,开展每月一期培训村(社区)文艺骨干,锻炼培养农村文化人才。组织成立“两村一社区”舞蹈队、篮球队、书法协会等群众文化团体,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形式丰富多彩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,打造枣林新农村文化广场示范基地。
三是组织文体活动,丰富活动内容。积极组织文化团队参加市、县级各类文艺赛演,长林社区舞蹈队连续两年荣获市、县级广场舞殊荣。各村(社区)自发组织文化活动,将各自的文艺节目“请进送来”,掀起一股文体活动热潮。逐步实现了政府对群众文化由“办”到“管”的职能转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