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9日,记者来到沙洋县委办公室第五轮“三万”活动工作组的驻点村——后港镇荆南村,只见新成立的沙洋县荆南禄生汇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里,10多名村民正忙着修建“藕带+泥鳅”高效种养大棚。 县委办公室驻后港镇荆南村工作组针对该村种植结构单一、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,与村“两委”干部精心策划,计划投资150万元,成立了“沙洋县荆南禄生汇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”,从李市镇科盟达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台湾泥鳅品种,建起了“藕带+泥鳅”高效种养基地。该合作社已流转土地60亩、修建大棚2个,有19个农户从事高效种养模式,为该村铺起了一条发展幸福路。 据介绍,沙洋县在第五轮“三万”活动中,按照“1+x”模式,在完成全面实现“村村通客车”这一规定动作的同时,结合当地实际,大力推进“绿满沙洋”行动、实现“1+5”小城镇群通公交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、加强农村网格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、启动建设“村村响”工程。从县、镇直机关共抽调518名党员干部,组成253个工作组,与省、市工作组一起,进驻到沙洋县279个村(社区),紧紧围绕“夯实三农基础、改善农村民生、实现客运到村、建设美丽乡村”主题活动,立足实际,突出重点,真情惠万民。 县财政局的13个工作组分别进驻杨集、香店、九堰、砖桥等13个村。在入户调查中,他们发现这些村有130多户村民生活困难。为切实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,积极搞好春耕备耕生产,该局采取“办公经费挤一点、党员干部捐一点”的办法,为困难村民送去生活帮扶资金6.5万元,同时还为13个村分别送去了1万元“绿满沙洋”行动扶助资金。沙洋县驻村工作组共为3000多户困难村民发放生活帮扶资金182万多元,落实生产发展资金440万元;落实“绿满沙洋”行动资金530万元,植树造林达3.6万多亩。 按照“扶持发展、服务群众、安全经济”原则,驻村(社区)工作组一方面协助村“两委”干部组织村民和机械对沙洋县通车的80公里村级公路进行了修整,并对不宜通客车的55公里路段进行了路基加宽改造,新建候车亭23个、招呼站29个、错车台52处。另一方面,加快推进网格化建设,沙洋县279个村(社区)已有238个接入光纤,光纤入村(社区)率已达85.3%。并整合涉及公安、人社、民政、卫计、农业、税务等18个部门的网络资源,将101项行政服务事项下放至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平台,初步实现了“村级管理、网上办理、全程代理”一条龙服务。积极引导村(居)民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,共为村(社区)购买垃圾收集专用车330多辆,配备保洁员948名,建立健全了“户分类、组收集、村转运、镇处理”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