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一团伙用不满七个月婴儿贩毒 13毒贩落网

查看数: 1101 | 评论数: 1 | 收藏 0
关灯 | 提示:支持键盘翻页<-左 右->
    组图打开中,请稍候......
发布时间: 2013-3-4 11:09

正文摘要:

本帖最后由 沙洋网购 于 2013-3-4 11:11 编辑 最近,洪湖警方历时10个多月,辗转武汉、云南、缅甸等地,在公安部的协调下,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,一举摧毁跨国贩毒团伙,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...

回复

沙洋网购 发表于 2013-3-4 11:09:30
洪湖警方破跨国贩毒案 毒品浸湿衣服再晾干提取
一个跨国犯毒团伙,将毒品海洛因溶解后浸入湿衣服、棉被,晾干后再运至目的地将毒品提取出来。毒犯绞尽脑汁,未能逃脱洪湖警方的锐眼。近日,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直播间》、国际频道《中国新闻》关也注了这起公安部督办的贩毒案。
瘾君子牵出跨国贩毒案
去年2月,洪湖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审讯当地一名吸毒人员时,追查到其毒品供货人为武汉市江岸区一男子。民警通过数月的摸排,掌握了该男子姓胡等信息。随后,又了解到胡某的上线是武汉人沙某,他们以武汉为中心,是辐射周边地市,购销体系严密完整的家族式贩卖毒品海洛因团伙的马仔。
了解情况后,洪湖市公安局高度重视,并抽调35名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。鉴于该团伙涉及成员众多、贩毒数量较大,且跨国贩运毒品,公安部获悉此情后,将此案确立为部督目标案件。
经过半年的缜密侦查,专案组基本查清了该团伙骨干成员的真实身份,摸清了毒品窝点、活动规律及销售网络等情况。为逃避打击,该贩毒团伙组织严密,从毒品的购买、运输、销售以及“马仔”的食宿等后勤保障各个环节分工明确,是一个以贩养吸、雇佣“马仔”运毒并以亲戚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跨国贩毒团伙。
该团伙毒品犯罪网络复杂,涉及人员较多、贩卖毒品量较大、贩卖频率较高。沙某多次往返武汉、昆明和缅甸小勐拉,每次贩运毒品均由其亲自交易毒品后,交由其姐姐安排的“马仔”负责转运到目的地,在其住处加工还原成海洛因,再由其姐姐等人分货销售。安排的“马仔”一般为吸毒人员,他们通过朋友、熟人相互介绍、拉拢加入团伙。
最终摸清隐秘贩毒渠道
今年1月初,洪湖市公安局专案组获悉,该团伙准备再次赴云南购进一批毒品贩运回武汉,便迅速派出抓捕组赶往云南开展联合收网行动。
为了对沙某购买毒品的行踪进行密切掌控,在沙某出境到缅甸时,专案组民警已在周边布控。
今年1月11日,缅甸警方传来消息,沙某和两名男青年、一名中年妇女一同住进了缅甸小勐拉地区的一家宾馆。专案组侦察员根据所获线索,密切监控贩毒成员活动轨迹。发现同住的妇女时常随沙某外出,并在街上购买电风扇、电吹风等物品。
这一细节,让专案组民警联想到了该团伙久不明朗的运毒方式,因为在缅甸,这个季节根本不需要电风扇。后经过专案组分析,购买电风扇有可能是为了晾干将海洛因溶水后的衣物,并从中提取海洛因,便于贩运。
1月12日,专案组收到消息,沙某已经成功购得海洛因2.1公斤。而负责监视沙某住所的民警同时发现,他在宾馆二楼的阳台上晾晒了大量衣物。民警猜测,沙某已将毒品溶入衣物中。
后经确认,沙某团伙的确是通过将海洛因溶于水后浸湿衣服、棉被的方式,晾干后运输至目的地,继而加工提取。
一齐收网毒贩悉数归案
1月13日晚9时许,专案组民警在西双版纳景洪机场成功抓获准备携带毒品回武汉的“马仔”李某,同时,沙某与其姐姐也在缅甸落网。
为了将这一贩毒团伙一网打尽,1月15日,洪湖市公安局专案组派出警力赶赴武汉开展抓捕工作。经过数天秘密工作和蹲守,民警牢牢盯住目标对象,将该团伙重要成员:沙某的妹妹、鲍某、马某、王某抓获,并连夜在武汉沙某住所搜查,查获压块模具、干燥箱、过滤网等制毒工具。
与此同时,远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另一抓捕组也传来捷报。1月23日,经连日搜捕布控,西双版纳抓捕组在景洪市某酒店将涉案嫌疑人代某抓获,缴获海洛因170克。
1月25日,缅甸的抓捕组在小勐拉某宾馆抓获涉案嫌疑人刘某、鲍某,缴获海洛因172克。至此,一场奋战4天5夜、辗转两省3市的侦查抓捕终于结束,沙某贩毒团伙的13名成员全部落网。
目前,13名毒贩已被押送回洪湖,案件仍在深挖中。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